UPC大學部同學作品



這是UPC大學部同學的作品, 挑了兩個我比較喜歡的案子, 兩者都是對於週遭環境與紋理產生一定的共鳴.

UPC攀岩場


這是UPC的攀岩場,就在體育場裡頭,也讓我開始了一年多沒從事的攀岩活動...

微都市

樂園重返:台灣的微型城市文/ 阮慶岳在全球化單一系統快速形成的現象裡,意圖省思現代都市興起的同時,究竟因此付出多少生態環境的代價,以及多少原本文化、社會、道德、信仰等內在系統,在這過程裡因而瓦解。我們同時相信微型系統的重新再建立,或是得以回返人類樂園的路徑。台灣戰後的都市發展,一直以超大城市的思維作發展主導,建築也如同城市般,一直往著巨大與偉大的方向作發展。這趨勢具體而微的彰顯出十九世紀以降的都市發展,因工業革命興起、農業社會架構逐步瓦解,賴以存在的人類生存價值與信仰體系,在這過程中同步瓦解的事實。人類自越來越小的鄉村,湧向越來越大都市的現象,早已經屢見不鮮、司空見慣,甚至是某種現代文明的宿命,而以高樓作其現代科技圖騰象徵的意涵,以及依賴由上而下系統的思維模式,與大系統不斷吞食小系統的現象,也在這過程中被牢牢建立起來。 超大城市的存在意義,是歷史的宿命命運,也是在迎合這個世界的城市食物鏈結構需求,以能在這樣的供需體系中,取得類似進化論「適者生存」較優勢的殘酷地位。然而具多樣化小系統的傳統微都市(例如:資源使用、運輸或廢棄物處理具備獨立小系統),反而較能因應突發的變化與危機,也就是說單一大系統的都市,在因應瘟疫、食物供需失調、污染等外敵問題時,遠不如由多樣小系統組成的微城市群來得有效果。

以上文字轉載自www.tmoa.gon.tw/b/bo1_1.php?m1
--------------------------------------------------

所以我覺得就像說, 以違建來說, 是一種以人為出發點而衍生出來的一種建造行為, 因為都市設計的不符合, 建築設計的壓迫, 使得居民尋求另一種提出需求的反射方式

次文化

英文: subculture, 西班牙文: subcultura
大眾文化-主流文化
小眾文化-次文化

特點:
擁有自己的審美觀,興趣,音樂,活動及思維模式
而次文化則在發展到某程度時,會衍生出自己的名字
Dick Hebhige(1981)用風格來表達主流與次文化的差異.
他認為,次文化風格被刻意"羅織"(fabricate)出來的,要帶有"被建構性",不同於主流風格之傳統性.
是有一種宣示並打斷"常態性"的過程
次文化的意義,不只是運用拼湊,挪用等手法來進行"再創造"
同時與現實面對立,做風格的詮釋
而最後次文化的收編到主流文化,同時也顯示主流文化領域的死亡或再生, 所以更突顯次文化對於主流文化會產生莫名的影響.
(以上為重點整理)

參考於http://zh.wikipedia.org/wiki/次文化

Cecil Balmond....我質疑...


評論書籍- Element
作者- Cecil Balmond

當初看他的書籍是在一次在學校圖書館偶然間看到的, 我是被他一些模擬自然界的組織及物理現象利用圖像表示所吸引, 不過, 在中間部分, 卻開始以所謂的黃金比例及碎形原理來做結構組織的推理與演算, 看似有個很大個概念, 不過, 我卻有很深的疑惑, 因為我看他的分析圖中, 對於使用黃金比例頗有微詞, 為啥要用黃金比例, 當然, 我知道自然界有很多比例間很奇妙很神秘的契合或比例, 但是, 我想在如何契合的比例, 也不會代表著一個真正的自然, 反而更突顯概念的人工性.
在我的觀點, 作者在分析時, 僅僅用數字去解釋自然界的東西, 但是, 我覺得他少了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 也就是軟性物質及概念,它介於硬體或可成比例間的物質中間, 就像是我們的骨頭可以計算出他的比例關係, 但是, 會使骨頭產生運動, 產生功效的, 是那些骨頭間的膠質物, 它使得骨頭可以活動, 讓骨頭有作用, 也讓骨頭不像是機械人的骨頭而是真正我的想像的骨頭, 而他的存在, 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因素, 少了那樣的元素, 所有的自然, 就像人工的感覺, 一個做的再像的人工植物, 人類還是可以分辨出他的差異, 畢竟, 自然有著不可捉摸且無法數據化的地方與特徵.
相對的, 從這件事情的觀點開始產生, 我開始覺得現在建築師太過講究空間機能性及強調那些特殊的空間型態, 疏不知, 其實在主要空間之間, 有更重要的中介空間產生, 而他的產生, 從空間開始被人類分割後就有了, 它, 不應該在空間設計中缺席, 不應該被忽略, 更不應該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