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到後院用十字槁挖那片看似種滿了花草卻又有點荒蕪的花圃, 挖, 一直在挖, 果然讓我挖到底處了, 剛開始挖, 好硬, 到後來挖的手很酸痛且開始流血了, 當我把它挖出來好好擦一擦, 去除掉它表面的塵垢後, 一顆精盈剔透的玻璃彈珠就在我面前, 我看著看, 從玻璃的反射裡, 看到我那一條條深刻的皺紋, 它, 是經驗, 是過程, 但卻沒辦法讓自己更清晰.

自然與層次

自然的種點應在於層次,漸層,而不在於形的有機
以樹葉為例,樹葉有很多層次,而再太陽的照射下, 所產生的陰影也有著多層次, 而非只有那單一顏色,單一深淺的物件或陰影.
所以, 很多建築師對於自然的琢磨似乎欠缺了一點感覺, 那是因為他們只用形來構出自然, 卻忽略了重要的元素, 導致得到了反效果, 產生了一個更生硬看似有機的形.
而台灣的次文化空間, 尤其是那些屋頂增建, 它們與主體建築間的微妙關係也產生了層次,雖然, 對都市計畫圖來說, 它並不存在, 但實質上, 它是一種在明顯不過的反應, 一個有如"生命會自己找出口"的真實反應.